扶贫队长邓芳:扎根乡村挖穷根
一袭蓝色连衣裙,扎着一个马尾辫,身材娇小,乍一看还以为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,其实她已经是扶贫战绩上的“老干部”,从团县委开始就在万山镇闸山村挂职第一书记至今,已经有些年头了,虽然其中岗位有过调换,但是她的第一书记头衔一直没有卸下,“穷根不除,奋斗不止”,万山镇闸山村扶贫队长邓芳语言坚定。
见到邓芳时,她正在周庄村民组帮助贫困户张吉友策划下一步的发展的方向,天气火热,她蹲在这里,额头上汗水涔涔。
今年45岁的张吉友,肢体四级残疾,自打娘胎里出来,张吉友就天生脊椎弯曲,背上隆起一个大包,不能直立行走,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。邓芳帮助他发展养牛产业,可是12头长大了,没有像样的牛舍。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,这不,邓芳又一次上门走访,得这一情况后,她立即与县农商行联系,解决了3万元无息贷款,帮助张吉友解了燃眉之急。今年出栏7头,由于牛肉品质好,在家门口就被抢购一空,扣除成本,纯获利1万元。这1万元对张吉友来说,是人生中靠自己的能力赚到的第一笔“巨款”,而这笔收入的用途,一是供养女读书,二是动工盖房子。
“有房住,有收入”是张吉友的一大梦想,如今,在自己努力下,他的这个梦想已经实现大半。他说:“这里有邓书记的一半功劳。”
地税干部董瑞宜:用心扶贫结硕果
董瑞宜是名地税干部,5年来,他在条件艰苦,任务繁重的“村第一书记”的岗位上沉下心来,依靠村“两委”和广大群众加强组织、发展经济、做好扶贫工程、维护社会稳定,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组织部门的肯定。
2012年5月和2014年10月,两次接受组织挑选,作为全省第五批、第六批选派干部,被选派到金牛镇古城社区、金牛镇山南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。
在实施扶贫工程中,董瑞宜成立了山南村扶贫工作队,让贫困户和合肥市地税局的帮扶责任人结成对子。在实施产业项目中,最困难的当属确定项目和引进大户进驻。由于山南村自然地理条件不好,加上群众有传统的种植习惯,确定项目土地流转非常困难,引进种养殖大户也很难,为此他搭建平台,引凤入巢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董瑞宜将村民的思想做通,实现了山南村高井村民组整组200多亩土地一次性成功流转。成为全县批准的八个产业项目之一,目前正在组织实施,让更多的村民和贫困户加入荸荠的种植队伍,使项目发挥最大效益。
与此同时,董瑞宜积极开展对集体经济的扶贫,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。几年来积极争取奖补政策,协调自筹资金,在两村共消减村级债务177万元
在古城社区,他从合同上理顺了罗冲水库集体财产的发包关系,通过重新发包,使承包费比下派前增长了一倍。同时他从多方争取申报,申请到集体企业罗冲窑厂41万元项目关闭资金。
在山南村,他将市局帮扶5万元,村里引资20万元,实施金牛镇山南村荒山整治和苗木花卉种植项目,目前项目已建成,此项目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2.5万元。投资60万元,建设两座光伏发电站,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。
村支书钟益明:拓宽村民致富路
走进汤池镇百花村里的“扶贫产业园”里,看到有许多群众在平畦、挖沟、种菜……
该村党总支部书记钟益明介绍,在镇里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,村里建设了15亩“扶贫产业园”,预计总投资60万元,主要以生产四季无公害优质蔬菜、农业科技示范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主,为村里200多贫困人口找到致富的“金钥匙”。
村里还成立扶贫协会,发动社会献爱心,满足无劳动能力贫困的“微心愿”。村里致富能人何俊还启动了小额贷款入股拿利息,让30多个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有了固定的收入了。
钟益明说:”全村共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50余万元,整合部门资金100多万元,用于项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,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产业发展和生活中的难题。
“吃上旅游饭,农民的钱袋子鼓了!”百花村支书钟益民高兴地说,这几年,村“两委”抓住旅游井喷式发展的机遇,把产业带动起来,让环境优美起来,以农助旅、以旅促林、农林旅结合,增加农民收入。
百花村村民何海生感慨,“过去是守着金山银山,过着清苦生活。现在好了,游客吃完饭,带点百花菜、竹笋走,生意旺得很。”温泉旅游的日益红火,让很多村民吃上了“旅游饭”,盖起“蕨菜楼”“ 葛粉楼”,日子红红火火。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庐江县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“带头人”和“主力军”作用,既干给群众看,又带着群众干,一心一意打赢农村搞脱贫攻坚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