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期打造四大平台,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
合肥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安徽·合肥国际人才城以高新区为基地,“地址选定在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二期,共三层楼”,打造集高端人才服务、创业项目孵化、人才成果展示、资源共享交流于一体,融通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、专业人才的综合性服务平台。
“目前,国内有三座城市建设国际人才城,分别是上海、石家庄和贵阳。前期,我们分别到上海和石家庄进行了调研考察,学习参考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,为合肥市建设运营‘国际人才城’提供借鉴,进一步服务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。”这位负责人说。
根据规划,合肥市将按照远近结合、分步实施的原则,分两步打造安徽·合肥国际人才城。第一步,集中力量在高新区现有物理空间的基础上,重点打造展示平台、服务平台、交流平台、创业平台四大平台,形成400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服务功能区。“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,力争年底雏形初现。”
四大平台将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。其中,展示平台,将集中展示安徽省、合肥市人才工作发展历程和著名皖籍(在皖)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,通过展厅、网站、活动等方式,打造人才工作集中展示和宣传推介的主阵地;服务平台,将面向全市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,设立出入境及居留、人才认定、政策兑现、项目申报、住房入学、就医保障等服务窗口,建设线上人才服务平台,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;交流平台,将提供会议室、洽谈室等物理空间,定期发布人才政策和人才供需信息,组织开展培训、沙龙等活动,建设“人才之家”,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协会、欧美同学会(留学人员联谊会)也可将其作为固定的活动场地之一;创业平台,将适时引入科技、金融、创业机构和海内外社团组织,依托路演、项目推介、组团引才等方式,推动人才、项目与资源对接,助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。
未来,形成高层次国际人才集聚和开放共享的高端窗口
据介绍,预计未来五年,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逐步建成,将有近万名高端人才在合肥聚集。
合肥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一期简单说,就是打造“一个窗口、三大高地”,即,展示窗口,政策高地、服务高地、资源高地,以此集聚一大批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。
而第二步,将结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,规划建设“安徽·合肥国际人才城”新建筑,同步推进侨梦苑、中德国际创新园、国际社区(人才公寓)等平台载体建设,进而建成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人才城,形成高层次国际人才集聚和开放共享的高端窗口。
“比如说侨梦苑,在物理地址上就跟人才城是面对面,接下来会将其囊括其中,成为人才城的核心孵化器。”
未来5年,合肥至少拿出20亿元的人才经费
除了高端的服务机构——国际人才城,合肥还将拿出真金白银来扶持高端人才。
日前,合肥市出台《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》,今年起,合肥市将实施人才发展“6311”工程,未来5年安排不少于20 亿元人才发展专项经费,通过体制机制创新,力争新引进及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600人、省市级领军人才3000人、高级人才10000人,集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10万人,以人才优先发展打造新一轮创新优势、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。
未来5年,合肥市将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成长为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潜力的人才并争取入选6至10名,重点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30名左右。对新培养、全职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,给予个人200万元生活补助,培养单位最高500万元奖励。针对那些作出特殊贡献的顶尖人才,合肥市将给予个人 200万元生活补助、最高500万元工作经费。同时,支持设立院士(科学家、专家)工作站(室),符合条件的资助50万元至100万元。